
人口紅利逐漸枯竭:裝配式建筑成趨勢所向!
發布時間: 2018-07-19 10:42 查看: 4789次
人口紅利漸枯竭,建筑行業臨變革
國家統計局4月27日發布的《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達到21.3%,自2014年以來比重提高呈加快態勢;
在就業方面,從事制造業和建筑業的農民工比重繼續下降;
建筑工人老齡化、年齡斷層嚴重
苦、累、臟——成為大多人對建筑施工行業的認知,很少年輕人愿意從事。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工人的年齡結構發生巨大變化。據不完全統計,51-60歲的工人占比超過20%,46-50歲的工人占比超過20%。再過3年,50歲以上的工人,即將過半。
需求上漲,用工難、成本高
而與之相反的是,行業需求卻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這意味著,到了行業變革的時候,卻無人可用。
“
“目前這個工地,幾乎都是60后,四五十歲年齡的建筑工,也是工地上的絕對中堅。可以說,沒有他們,工地都會垮掉。可惜的是,年輕人太少。”
”
“
“二三十年前出來打工的“民一代”們現在收入都不錯,不舍得自己孩子再出來日曬雨淋的;年輕的“民二代”很多都是在城市里受教育,觀念也和城里人相差無幾,寧可少賺,也要選輕松點的工作。”
”
高溫、露天、高空作業、住工地、夜班趕工,這是很多年輕人拒絕當建筑工的理由。
就行業現狀而言,用工企業嚴重依賴包工頭,而包工頭被壓款,導致資金壓力大,獨木難支,發展受限。
作為鏈條底層的工人,即使收入可觀,但高風險、高強度的作業環境卻不容忽視,隨著工人老齡化的和年齡斷層問題的加劇,建筑行業用工難、人工成本高的問題不斷凸顯,帶來一系列問題。
裝配式建筑,用機械代替人工
工人老齡化的矛盾和巨大的用工缺口——構筑了裝配式建筑市場藍海。
機械化程度高、效率更高的裝配式模式無疑能夠提升建筑行業的質量和效率,也利于解決人口紅利枯竭帶給建筑市場的嚴峻問題。
當房子也能批量生產
將建筑從現場轉移到工廠,大量建筑組件都可在工廠預制生產,這種標準化、工業化的建筑新型生產模式,為建筑行業和建筑工人的轉型找到突破口。
自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以后,裝配式建筑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相關政策密集出臺。
建筑行業升級需技術賦能
當下,裝配式建筑已然成為各地建設工作的重點。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實現了“五節一環保”:節水、節能、節時、節材、節地,讓資源利用由粗放向集約轉變,大大降低了施工現場的污染。
我國裝配式建筑起步較晚,在市場高速發展的現在,行業各方急需專業的建筑技術賦能,以適應快速發展。
國家統計局4月27日發布的《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達到21.3%,自2014年以來比重提高呈加快態勢;
在就業方面,從事制造業和建筑業的農民工比重繼續下降;
建筑工人老齡化、年齡斷層嚴重
苦、累、臟——成為大多人對建筑施工行業的認知,很少年輕人愿意從事。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工人的年齡結構發生巨大變化。據不完全統計,51-60歲的工人占比超過20%,46-50歲的工人占比超過20%。再過3年,50歲以上的工人,即將過半。
需求上漲,用工難、成本高
而與之相反的是,行業需求卻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這意味著,到了行業變革的時候,卻無人可用。
“
“目前這個工地,幾乎都是60后,四五十歲年齡的建筑工,也是工地上的絕對中堅。可以說,沒有他們,工地都會垮掉。可惜的是,年輕人太少。”
”
“
“二三十年前出來打工的“民一代”們現在收入都不錯,不舍得自己孩子再出來日曬雨淋的;年輕的“民二代”很多都是在城市里受教育,觀念也和城里人相差無幾,寧可少賺,也要選輕松點的工作。”
”
高溫、露天、高空作業、住工地、夜班趕工,這是很多年輕人拒絕當建筑工的理由。
就行業現狀而言,用工企業嚴重依賴包工頭,而包工頭被壓款,導致資金壓力大,獨木難支,發展受限。
作為鏈條底層的工人,即使收入可觀,但高風險、高強度的作業環境卻不容忽視,隨著工人老齡化的和年齡斷層問題的加劇,建筑行業用工難、人工成本高的問題不斷凸顯,帶來一系列問題。
裝配式建筑,用機械代替人工
工人老齡化的矛盾和巨大的用工缺口——構筑了裝配式建筑市場藍海。
機械化程度高、效率更高的裝配式模式無疑能夠提升建筑行業的質量和效率,也利于解決人口紅利枯竭帶給建筑市場的嚴峻問題。
當房子也能批量生產
將建筑從現場轉移到工廠,大量建筑組件都可在工廠預制生產,這種標準化、工業化的建筑新型生產模式,為建筑行業和建筑工人的轉型找到突破口。
自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以后,裝配式建筑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相關政策密集出臺。
建筑行業升級需技術賦能
當下,裝配式建筑已然成為各地建設工作的重點。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實現了“五節一環保”:節水、節能、節時、節材、節地,讓資源利用由粗放向集約轉變,大大降低了施工現場的污染。
我國裝配式建筑起步較晚,在市場高速發展的現在,行業各方急需專業的建筑技術賦能,以適應快速發展。
>> 相關內容
- 國家力推!全固廢免燒膠凝技術入選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 (點擊:933 次)
- 掘金西部“新”機遇!2025成都國際化工裝備博覽會盛勢... (點擊:1074 次)
- 2025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及工業污泥協同處置戰... (點擊:1055 次)
- 開局即沖刺!黃金展位爭奪白熱化 CTEF2025上海化工裝備... (點擊:1027 次)
- “蒸發結晶圈”企業如何向“新”而行?11月CTEF上海化... (點擊:1275 次)
- 500萬!磷石膏作為筑路材料最高獎勵可得 (點擊:1245 次)
- CTEF2024|國際推廣火力全開,海外買家踴躍參與,11月上... (點擊:1572 次)
- 針對建筑垃圾、粉煤灰等突出問題進行現場檢查,生態環... (點擊:4654 次)
- 奮楫爭先·向質而行!2024成都國際石油和化工技術裝備... (點擊:2933 次)
#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