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鋼鐵、煤炭去產能之后,防范化解煤電過剩產能風險被列入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2017年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近期陸續出臺的能源電力“十三五”發展規劃,也要求加快推動能源產業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轉型。煤電節能減排加速,碳排放權交易將正式啟動,今后國家還將對火電機組強制實行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考核機制,煤電企業將承受更大、更復雜的壓力和考驗。
一是由于煤價高位運行、電量電價下降等因素造成電企經營效益下滑的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
2017年初煤電價格聯動擱淺,而公司用煤受邢臺區域煤炭去產能及山西煤源運輸線路施工影響,煤價居高,公司盈利能力經受著嚴峻考驗。
2016年底之前,煤炭去產能捷報頻傳,各省份差不多均提前超額完成年度去產能目標任務,煤炭行業2.5億噸的落后產能得到化解。今年,按照出臺的煤炭“十三五”規劃,全年仍然要去產能3億噸,相比去年有所增加。如果照此計劃順利完成年度指標,且今年3月供暖季節結束之后恢復到276個工作日的話,到今年夏季用電高峰時節,煤炭供需緊張將成為大概率事件,煤價再度攀升在所難免。
反觀煤電企業,雖然環渤海指數初步穩在了593元/噸的水平線上,但實際成交價要高得多。而且,2016年雖然煤價漲得超出預期,根據煤電價格聯動計算公式測算,2017年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全國平均本應每千瓦時上漲0.18分錢,但由于聯動機制規定標桿上網電價調整水平不足每千瓦時0.2分錢時,當年不作調整,計入次年,因而煤電企業期盼已久的電價“漲一點”落空,日子愈發艱難。另外,讓煤電企業頭疼的遠不只是這些。根據中電聯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煤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4250小時,是1964年以來最低水平;預計2017年煤電利用小時數將降至4100小時左右。隨著煤價的穩定回升和煤電裝機的陸續投產,煤電利用小時數會持續下跌,煤電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從增量上看,煤電發展節奏受到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的嚴控。從存量上看,2016年的煤電走向了全行業虧損的險境——電力裝機增速高于電力需求增速,電力供需整體寬松形勢將階段性持續,煤炭價格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
二是行業預測今年社會用電量增速可能下滑到3%左右,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將繼續快速發展,煤電發電量增長空間受限,加之區域內新增裝機投產發電,將導致機組利用小時進一步降低。
上述情況只是煤電企業面臨危機的冰山一角。非化石能源來勢兇猛、咄咄逼人的攻勢才是真正的 “終結者”。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的電力裝機總量16.5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已經達到36.1%,同比提高2%。按規劃,今年力爭新開工水電、核電裝機規模分別為2000萬千瓦、1000萬千瓦,新增風電、光伏并網裝機容量分別為2000萬千瓦、1800萬千瓦。2016年12月5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指出,優先保障水電和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項目發電上網,落實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達到39%,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至58%以下。不言而喻,這些非化石能源項目的陸續開工、投產,無異于對傳統煤電企業形成了擠壓之勢。
三是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推進,2017年全國用電量的30%~50%將進入電力市場開展交易,河北南網電力直接交易將擴大至360億千瓦時,市場電的增加將使區域內電廠競爭加劇,電量與利潤都將承壓。
截至2017年3月底,已有21個省(區、市)開展了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售電側改革試點,3個省(區)開展了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形成了以綜合試點為主、多模式探索的格局。
然而,市場電量無底線降價、比重無序擴大,再加上電煤價格的持續上揚,我國發電企業的生存空間承受了多重擠壓。2016年初,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降了3分/千瓦時,再加上2015年下調2分/千瓦時的翹尾影響,影響發電利潤超過千億元。同時,雙邊交易、集中競價交易、跨區跨省送電等市場化方式實現交易電量大幅增加,市場電量比重快速增加到近30%,盡管“折價”交易幅度縮小,仍對發電行業形成了很大的沖擊。
2017年,堅持市場化改革、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逐步擴大市場化電量比例、加快電力電量平衡從以計劃手段為主向以市場手段為主轉變,仍然是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市場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預見,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將越來越完善,參與主體將越來越廣泛,市場交易規模將越來越大,電力市場化之火,將越燒越旺。
四是環保壓力越來越大。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和更加嚴苛的環保應急措施,地方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頻次多、時間長,節能減排的硬性要求限制了公司搶發多發,增加了機組運營成本。
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煤電項目的環評、排污標準與排污總量、按日處罰等條款猶如給煤電企業上了若干道“緊箍咒”。《“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國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并列出了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18%、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15%等12項約束性目標,而煤電企業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排放大戶,這些約束性指標的“約束性”不言而喻。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 (點擊:1328 次)
- 2025環博會供排水管網更新專題展,搶抓藏在地下管網里... (點擊:1192 次)
- “蒸發結晶圈”企業如何向“新”而行?11月CTEF上海化... (點擊:1278 次)
- 針對建筑垃圾、粉煤灰等突出問題進行現場檢查,生態環... (點擊:4656 次)
- 迎“萬億”市場?!化工裝備巨頭企業9月11-13日進“川... (點擊:5637 次)
- 給環保初創企業設立專屬舞臺 ,環博會初創展區主打面向... (點擊:7218 次)
- 產品碳足跡時代來臨,上海碳科展與綠色制造展引領企業... (點擊:3806 次)
- 第十七屆榆林國際煤博會亮點集錦,多維度助力能源企業... (點擊:3306 次)
- 德州學院粉煤灰研究所等單位共同起草的行業標準 《燃煤... (點擊:2945 次)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 國家力推!全固廢免燒膠凝技術入選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2025上海固廢論壇重磅...
- 2025第二屆中國(江西)國際綠色礦業博覽會,即將盛大開幕!
- 2025第二屆中國國際煤炭及礦山技術裝備展覽會
- 掘金西部“新”機遇!2025成都國際化工裝備博覽會盛勢啟航!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展,環保企業多維提升的平臺沃土...
- 【技術分享】以粉煤灰、赤泥、尾礦、氣化渣、煤矸石等 工業固廢為基本原料制備高性能...
- 【技術分享】助力“雙碳”目標,響應低能耗綠色建筑趨勢,一種粉煤灰及其它固體廢渣復...
- 粉煤灰“超細活化”成建筑新資源
- 關于粉煤灰循環利用的發明專利
- 循環利用粉煤灰的發明專利